热线:400-8070-889
中国最大的教育行业垂直门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享幸福教育之光 走育人质量之路 ——西林小学幸福教育实践探索

作者:编辑 发布时间:2025-04-21 16:10 分类:教育新闻 浏览:27875


导读:刘德东、刘亚凤教育是一场幸福的追光之旅,向阳而生,追光前行。“幸福教育的真谛,是师生彼此的温暖照亮”。幸福教育已经成为师生和家长心中的一道绚丽光彩。走进西林小学,这里是学生全面发展...

刘德东、刘亚凤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追光之旅,向阳而生,追光前行。“幸福教育的真谛,是师生彼此的温暖照亮”。幸福教育已经成为师生和家长心中的一道绚丽光彩。

走进西林小学,这里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乐园,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工作的舞台,这里是传承文明和幸福教育的文化圣地。学校获评市级文明校园标兵、市级平安校园、全市基层民主法治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获评省级美德阳光学校,省级先进大队部,倾力打造“三个三”志愿服务项目被中共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西林小学是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是黑龙江省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是省级围棋培训基地校,是市级好老师基地校。现有19个教学班,640多名学生,在岗教职工78人。近年来,学校乘着新时代教育强国的东风,迈着金林“教育兴区”奋进的步伐,昂首阔步,向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一路前行。学校坚持把幸福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教育改革等工作,确立了为学生的幸福今天和明天而办学的思想,践行“为学生杨帆远航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感注入动力源泉”的办学宗旨,建构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实施“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的五种育人途径,在提升育人质量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获得了群众赞誉。

一、注重文化渗透,建设幸福校园

学校文化是无形的精神,拥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生的幸福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一)注重文化渗透。学校以“促进身心健康,享受学习、工作的快乐!”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三风一训”核心文化,“文明、自主、博学、上进”的校风、“严谨、笃学、敬业、爱生”的教风、“爱学、想学、会学、乐学”的学风,“崇德、修身、励志、博学”的校训。在教学楼、校园内和校园外建构了以“爱家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英雄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书画展、学生手抄报”等为主题的文化墙,以党的光辉历史和红色歌曲为主要内容设计了红色教育文化长廊,融入幸福教育的校园文化,既为师生愉快工作、快乐学习提供了校园环境,又为培养师生幸福心态、提升师生幸福指数,夯实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活动浸润。坚持开展每日一善的“幸福微行动”,倡导学生每天为同学、老师和长辈做一件好事;每周一学生的“做爱心少年、做优雅少年、做诚信少年、做有为少年,知书达礼、健康成长,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誓声响彻整个校园,彰显了阳光、自信、快乐的精神风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每年师生艺术节、“七一”童心向党、“十一”爱国教育、开学和毕业典礼,更是学生绽放风采的舞台。党员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每年捐资助学,争取社会各界爱心捐资,“爱心接力”近三年捐资助学6万多元,资助200多名学生,让特殊学生群体得到关爱并顺利完成学业。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

(三)注重家社校协同育人。学校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工作联建了协同育人机制,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协同妇联、团委、民政、社区、法院等单位开展捐资助学、普法、安全、防欺凌、防传染病等主题教育。拓宽家校沟通渠道,50期的书润春秋读书会为亲子阅读分享搭建了舞台;邀请家长亲临入队仪式,见证孩子成长的幸福时刻;运动会上增设亲子运动项目,学生和家长一起接力奔跑,举手投足间满是幸福与爱意。2024年5月24日,600多名家长参加了校园开放日活动,全方位见证了学校精、准、严、细、实的管理方式和师生争先创优的良好精神风貌,见证了教师在常态化教育教学中如何关心爱护学生、赏识激励学生,并把阳光、快乐、自信、乐观、善良等这些幸福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学生心田的精彩时刻,联结了幸福共育纽带,形成了教育合力,铺就幸福成长之路。

二、探索评价方式,创建幸福班级

班级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相当于学生的第二个家园,幸福班级就是学生向往的学习乐园。一是探索教育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与进步的幸福。学校构建了全质量育人评价体系,以《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为载体,建立起了学业成绩、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家校协同实施鼓励性评价,学校政教处设计了《西林小学家庭日常评价表》,评价表从“学习情况、生活自立、尊敬长辈、快乐生活、学会劳动”等5个层面设计了评价内容,班主任每月初把评价表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家长按照“学习习惯、卫生干净、尊重长辈、每天微笑、锻炼身体、扫地倒垃圾”等25个具体评价内容,从月初到月末对孩子做出“优秀、良好、一般、待提高”等四个档次的评级,并以正向激励为主写出评语,让学生体验不断成长的幸福。二是营造幸福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19位班主任通过班风班训、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一年一班的班风是“敬:团结友爱、尊师重道;静:静心静思、宁静致远;净:举止文明、教室洁净;竟:誓志卓越、竞争向上”,班训是“团结一心、勇争第一,博学笃行,自强不息”。三年一班设立了“微幸福勋章”,从进步奖、助人奖、创意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奖励。四年一班文化墙的主题是:“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设有“评比栏、学习园地、作品展示、班级公约”等内容。三是组织丰富多彩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幸福。班主任在主题队会上带领学生制定幸福班级文明公约,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开展讲故事比赛等,在与学生相处中实施爱心教育,用“三个心”,暨 备课精心,课堂用心,辅导耐心;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轮值班长制度,实施值日轮换制,争创幸福文明班级,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三、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幸福课堂  

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任务,落实伊春市及金林区教育局“两个回归”“三个一切”的要求。把课堂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的主阵地,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推进教学模式。学校探索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打造“绿色活力课堂”。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尊重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引领学生课前自主预学、课中合作探究、课后拓展创新;“六步环节层层递进”,让知识在动态生成中焕发生机,让知识如春芽破土,让思维如夏花绚烂,让笑声、掌声和辩论声愉悦身心,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打造了真实、自然、和谐、幸福、高效、并充满生命活力和幸福感的课堂。二是书写特色教育篇章。作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书声与墨香交融,绿茵与冰雪共舞。西林小学班班有球队、人人会踢球,举办了五届校园足球联赛活动,多次参加伊春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活动,荣获三次全市亚军和一次全市冠军的好成绩,2019年代表伊春市参加省级雪地足球总决赛,足球教会孩子拼搏与协作。开展全校学生书法教育“九级评定制”活动,举办了六届“萌芽杯”展览,学生硬笔书法获奖率达85%,让汉字之美浸润童心;晨读经典和午习书法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在此完美融合。三是建设"智慧幸福课堂"。信息化赋能教学,19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智慧黑板,设有微机室、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综合实践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梦想课堂、图书室、围棋室、书法室、录播室、校史室等15个标准化专用功能室,光纤联网全覆盖,基本达到教学设备设施的数智化。充分发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引领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AI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数字资源对师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着力点,探索利用大数字分析学情,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助力提升育人质量。  

四、引领教师成长,成就幸福教师  

为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幸福教育,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优化管理等方式,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教书育人事业中倍感荣耀和幸福。

学校实施引领教师成长的四路径:在专业上,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精品课、名师示范引领课、典型教研、校本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竞赛等活动,助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蜕变,收获不断成长的幸福;在师德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每学期坚持开展师德宣誓、承诺、签状、培训、不送礼拒收礼“双承诺”、选树典型、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引领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四个领路人”;在身心上,设立“教师书吧”、组织健康体检、开展足球、排球、健康徒步走等文体活动,让教师在书香与运动中收获职业幸福;在管理上,领导班子以“讲政治、精业务、会管理、敢负责”为标准,创新推行“三进三联”工作法,人人“进课堂、进办公室、进教研室”,联系班级、学生、青年教师,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做辅导、讲思政、研课题、听评课,引领教师比学习、比技能、比业绩、比奉献,让管理、服务和示范在教学一线凝心聚力,不断增强了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匠心耕耘结硕果,教师成长捷报传。学校成长为高级教师20多人,中级教师40多人,还涌现出国家名师、省市级骨干教师、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扎根林区好老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先进群体。

五、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幸福学生

《幸福教育实践论》明确提出“让教育成为通往幸福人生的路”。让学生在学校的生命场中收获全面发展的幸福。

(一)德育铸魂,培养良好品格。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目标,强化习惯养成、活动赋能、实践育人、心理护航,奠定学生幸福人生的良好品格。学校以四个习惯养为抓手,让《小学生守则》入脑入心入行。每年以爱党、爱国、责任、感恩、节俭、勤奋、安全等不同主题开展队会活动30多节,红领巾广播站累计播音80多次,举行升旗仪式30多次,200多人次的“星级少年”评选为学生树立成长标杆,评比文明班级200多班次。设置文明礼仪岗、值周学生等实践岗位,引领学生参与校园治理,开展“敬老院送温暖”“深入社区清捡垃圾”等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团体心理辅导等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心里品质,帮助学生构建了幸福成长积极心态。

(二)智育提质,夯实文化根基。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课后服务设计人文、艺术、体育、科技、生活、学科竞赛等六大类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体验中培养兴趣、开发智力,为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强力推进“双减”和“六项管理”目标任务,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学管理“严精细实,教案逐字打磨,作业分层设计,质量动态监测。教师备课、上课、反思、教研、作业批改、课后服务等工作达到了规范化,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位学生、组织好每一个活动,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精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幸福人生夯实了文化根基。

(三)体育强基,提升健康水平。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理念,严格执行每天一节体育课、2小时校园活动时间,学校相继开展了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精彩大课间、跳绳比赛、雪地足球、跑操等活动,全员参与,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学生锤炼意志,强身健体,超越自我。

(四)美育浸润,培养审美能力。开全开足音乐课和美术课,配备专业教师授课。电子琴、柳琴、口风琴、书法、绘画等社团活动常态化开展,通过举办师生艺术节、社团展演、红歌比赛、演讲比赛、团体操展演、书法展、书画展等活动,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2024年庆“六一”暨第十届师生艺术节是集文艺汇演、综合作品展、创意线描小作品、电脑绘画、硬笔软笔书法展等一系列活动的精彩展示,展出师生书法、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艺术作品共计356 幅,文艺汇演在师生表演唱《把未来点亮》中拉开了序幕,舞蹈《快乐宝贝》《听我说》《梦想家》《孩子的天空》、《律动篮球》、《祖国祖国我爱你》、器乐表演等20多个节目精彩纷呈,演出在五年级百名学生表演的《盛世中华》经典诵读中圆满结束。文化艺术奠基幸福人生,每年的艺术节都展现了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不仅陶冶了情操,增强艺术修养,还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五)劳动育能,创造劳动幸福。学校通过开设劳动课程、落实劳动清单、建设校园劳动基地和布置劳动作业,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周末扫除日和校园分担区卫生都由学生承担完成,还组织学生到繁荣社区种植基地参加劳动,到关心下一代劳动基地种花植树,到伊春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九峰山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引领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在实践中成长。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了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服务意识。

今天,我们做幸福教育,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谐幸福,学校优质发展。明天,在教育的新征程中,我们西小人必将行而不辍,我们会以爱为舟,以责为桨,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让我们怀揣对教育的无限热忱,向着美好的愿景,阔步前行,以红松一般的品质和坚韧,共同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质新答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西林小学)


相关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