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400-8070-889
中国最大的教育行业垂直门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认清就业创业大形势 端正毕业去向大局观

作者:编辑 发布时间:2024-08-12 10:56 分类:教育新闻 浏览:55150


导读: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周乃武 2018年7月和2020年4月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都把“就业”放在首位,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周乃武

 

2018年7月和2020年4月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都把“就业”放在首位,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专程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关系国家民生大事,毕业生能否成功落实毕业去向、顺利融入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大潮,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成效的重要指标,传统观念中的“毕业即失业”现象要靠毕业生、就业工作者、高校、政府、社会齐心协力来改变,而端正就业创业观念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是就业难的问题,是就业观改变难的问题。

一、认清就业创业大形势

我国就业创业形势一直可以用“持续严峻”来描述,自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0万以来,2014年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117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受“涌入就业潮的人数逐渐增加”和“新增就业岗位逐渐减少”的夹击而愈加艰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4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7%,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1%,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0%。

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自2020年开始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修复过程也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当前正处于所谓“经济下行期”,国内经济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及经济全球化逆流等影响,国民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极大变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冲击、产业提档升级对人工的需求减少,传统行业在岗人员饱和,新兴行业产业工人需求减少导致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逐年减少。

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随着各级各类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办学层次的升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已失去曾有的“天之骄子”的学历优势。2023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录取人数为1037万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1179万人。加之往年未就业大学生累积,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

应届毕业生就业优势缺失。应届毕业生难以短时间满足招聘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相比较于拥有工作经验而跳槽的职场老手来说没有优势可言,尤其是受高校培养质量及专业限制,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足等都会严重影响应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数量和质量。

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氛围不浓。应届毕业生受社会经验不足、行业了解深度不够、企业运营经验缺失等影响,对于万众创业尚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加之大学期间接受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机会严重不足,导致对创业成功信心严重不足。

二、端正毕业去向大局观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202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

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正视当前的就业严峻形势和危机下掩藏的就业机遇,既能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下自己所处就业市场的强大压力,又能看透压力背后仍然存在的岗位需求和新兴行业带来的人才需求,能够理智对待“危”与“机”的相辅相成。

端正求职创业心态。秉承“先就业后择业”的基本就业促进原则,找准自己在行业发展洪流中的定位及路径,一步一个脚印走实就业路,避免“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还要能够在一次次的求职应聘失败中吸引教训、及时爬起,调整就业期望值与自身能力的匹配度,坚信“皇天不负苦心人”。

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把握住见习、实习中难得的实践学习机遇,充分利用校园内外增长就业、创业技能的讲座、报告等督促自己了解感兴趣的行业甚至细化到岗位,抓好学习型校园环境机遇,努力提升自己就业核心竞争力。

珍惜服务基层机会。目前实施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多项基层就业政策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极大的增强了青年大学生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的热情,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