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400-8070-889
中国最大的教育行业垂直门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海亮科技云师教师洪斌:跃出教育 “舒适圈”,奏响育人新乐章

作者: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25 10:16 分类:教育新闻 浏览:5508


导读: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总有一些人凭借非凡的勇气与执着,打破常规,成为熠熠生辉的存在,洪斌便是这样的人。他本应顺着铺就的道路平...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总有一些人凭借非凡的勇气与执着,打破常规,成为熠熠生辉的存在,洪斌便是这样的人。

他本应顺着铺就的道路平稳前行,却转身踏上了充满挑战的教育征程;他本应享受安稳,却离开重点高中教师岗位,探寻教育新的可能;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热忱点燃教育理想,以无畏的抉择踏出教育新路径,奏响云端育人新乐章。

01 打破常规,人生不设限

洪斌成长在一个工科背景的家庭,父母提早就为他规划好了人生蓝图。但在他看似乖巧的外表下,是他叛逆且极具个性的灵魂。我的生活似乎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知道,那不是我想做的。 对文学的热爱,如同一束光,指引着他走向一条与家人期望截然不同的道路。

洪斌自幼喜爱读书、讲故事,学生时代的他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小学时,老师布置写周记,别的同学按部就班地记录日常,我却把周记写成了连载故事。看到结尾‘请听下回分解’,老师哭笑不得,为此还专门找我谈话。”

那时的他,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奇妙的想法,字里行间流淌着独特的想象力,这份对文学的情有独钟,最终让他踏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大门,开启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一毕业,洪斌便进入了浙江省一所重点高中任教,在那三年悠悠时光里,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于教学工作之中。

他为学生精心建立个人档案,对作文写作中的结构、语言等六方面得分情况逐一拆解,细致入微地剖析学生的写作薄弱之处,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历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排名跃升至年级第二,他更是多次引领学生斩获全国作文大赛一、二等奖。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斌竟决然告别了一成不变的轨道,跳出教育“舒适圈”,踏上了寻觅新可能的征程,只因他心怀对探索更广阔教育领域的炽热渴望。

02 实践真知,研学走四方

从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到硕士继续深造现当代文学,洪斌的求学之路一直与教育紧密相连。

在校期间,导师开明的教育理念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我导师常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密不可分,读书拓宽知识面,实践改变世界观。

受此影响,洪斌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他踊跃参与支教项目,足迹如繁星般散落在山西、四川、江西等地,还精心组织游学活动,奔赴广州、湖南等地,亲身去感受不同地域的教育氛围。

“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投入,那新建的教学楼、崭新的教学设备,无不彰显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也看到了县域学生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努力奋进的身影。”

在这背后,他也敏锐察觉到乡村教育优质资源的匮乏及教育信息的滞后。精准、及时的教育信息,能帮助学校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难以接触到前沿的知识,教育信息的滞后更是让他们在求知路上举步维艰。

于是,每次调研,他都仔细询问学校的教学情况、资源需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次支教,他都倾尽全力,将最新的知识、理念传递给学生。

03 扎根云校,教育绽光芒

是什么吸引洪斌加入云校?这一次双向选择,改变了他的教育轨迹。云校教务主任肖汉讲解 “一块电子屏对乡村教育的改变” 让他对云校产生了浓厚兴趣,桂亚婷校长关于“语文学科是否能够切实提升” 的话题启发他深入探讨。

“在云校,有目标明确的教师团队,有专注教学、研究和思考的平台,加上我之前在四川支教时,曾亲眼目睹了通过云端教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场景,种种因素促使我决定加入这个团队。”

扎根云校沃壤给洪斌的教学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备课前的小组讨论、专家审核,给予他充足的思考时间,帮助他完善教学内容。在这里,他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系统体系,在古诗词、作文教学等方面形成了整套方法论。

要想教给学生决胜高考的解题秘籍,首先自己必须深入题海。” 洪斌认真地说道。身为一名助力远在山西、黑龙江等全国各地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透过屏幕,洪斌看到了学生眼中对知识的渴望,这目光深深激励着他。

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高考真题与模拟题的研究中,“那几百个日夜,我感觉自己就像和学生们一起在知识的战场冲锋陷阵。” 洪斌回忆道。他花费数月时间,亲手做完近5年17套高考真题和45套全国各地的模拟题,每一道错题都成为他深入分析的对象,每一个解题思路他都详细记录。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教学与考试精准对接,他结合 5 本语文教材精髓,精心编制 “教考衔接表”,还静心钻研《语文教学通讯》《试题调研》等资料,时刻关注着高考命题发展方向。

凭借着这份钻研精神,他尝试开发了 古诗词默写正反面”“隐喻与象征”“推理 ABC ” 等一系列独步市场的创新教学内容。“看到学生们因为这些新方法有了进步,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也更坚定了探索教学新可能的决心。” 洪斌感慨地讲道。

image.png

跳出舒适圈,我想实实在在为学生做一些事情。” 洪斌期望借助优生培养卓越课程,从多方面推动学生发展,为县域学子指明方向,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收获成长;他渴望通过自身努力,为乡村教育增添更多新的可能,让每一个乡村学子都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无畏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相关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