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策略探究
作者:编辑 发布时间:2025-01-16 16:04 分类:教育新闻 浏览:29043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定位的独特性,赋予实践育人环节鲜明的特性与要求。在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工作,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不仅是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时效性与系统性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质量与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径。
明确实践育人共同体指导思想。高职院校需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顶层规划。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性,要着重融入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教育内容,尤其要将国家大力倡导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纳入引导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以塑造大学生品德、提升其专业技能、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为核心,充分洞察大学生群体对实践育人的需求,以及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诉求。
优化实践育人共同体主客体建设。要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凸显大学生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鉴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各异,应当制定差异化、具有针对性的实践任务,突出特色与差异。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应遵循“三年一贯制”原则,从大一新生到大三准毕业生,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状态、需求以及能力水平,分层次制定实践育人方案。同时,要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创新实践育人共同体运行载体。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契合专业发展的实习方案,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与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助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积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提供的各类资源,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培训基地,涵盖专业校内实践、校企联合实践、社会体验实践、企业认知实践等多种形式,从多个维度全方位做好育人工作。
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合力机制。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积极搭建校外联合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实践育人的网络空间。加强与政府、企业、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打造多维度的实践培训基地。在校外实践育人过程中,着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创业以及社会调查等方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综合技能。同时,要打造校内丰富的实践教育平台,学生管理部门、实习就业中心、团委等部门应协同制定实践育人方案,充分发挥校内各育人主体的作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一线人员也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坚守实践育人职责,深入挖掘育人资源,助力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塑造具有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项目。(作者: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刘凤娟)
相关推荐
- 教育新闻排行
-
- 1“安全用气 共筑平安”——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幼儿园燃气泄漏逃生演练
- 2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教学实例
- 32024数字创意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教师专项能力提升”研修班成功召开
- 4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燃”——永新县莲洲乡小学开展消防主题系列活动
- 5认清就业创业大形势 端正毕业去向大局观
- 6从教育属性把握新时代教育的使命体系
- 7我与初中班主任的故事:感恩“陈妈妈”的温暖陪伴
- 8凝智特校职教路,交流共享促提升 -----醴陵市特殊教育学校在2025年特校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
- 9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第一课”在深圳、温州同步开讲